我凝视着印刷精美的《机械工艺师》杂志,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家乡镇企业的产品。在事实面前,我服了。因为此前,我一直反对从“城市”转移到“农村”。拿惯了锄把的手,怎么会干印刷呢?于是,我怀着急切的心情,想一睹“庐山真面”。
来迎我的,正是厂长李建祝。他首先领我去车间转了转,5台大型胶印机有节奏地运转,工人们有序地操作;装订车间的工人忙碌着装订书、刊;纸库存放井然……这一切,都规范和妥贴,给人以信任感。
北方农村改革较南方晚。直到1984年,这儿才掀起乡镇企业潮。乡亲们左挑右选,把李建祝推上了厂长岗位。
谈起创业经历,厂长李建祝回忆往事不无后悔之意。用现代企业的理念来说“千万不要涉足自己不懂的领域”。而他,就这样糊里糊涂上了船。
贷款19万元,白手起家。没厂房,盖。盖起了厂房,才知搞印刷需暖气,三九天也得装。购大厂的二手机器;聘大企业退休的专业人员;从村里招工;从国营企业那里找人家不愿干的活来干……质量不好,人家不给钱;有时质量好了,人家挑毛病,也不给钱;由于没有经验,老实巴交,尽挨别人蒙;没有合同,不懂法规……三年惨淡经营下来,没有赚上钱,到了年底,没法给工人发奖金。李建祝欲哭无泪。
在80年代初无序竞争的风浪中,李建祝的航船没有沉没。他以清醒的头脑总结经验教训。他在干中学,开始了治理工厂的航程。他请来印刷学院的教师给员工讲课,坚持了两年的培训教育;他送人去培训中心学习,提高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。自己则参加大专班学习管理,提高企业管理水平。终于在80年代末,完善了现代企业管理,并调整了产品结构,重点进入书、刊印刷,使企业进入正常航道。可谓一年一个样。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滚雪球般地发展,波浪似地前进。现如今,厂区达2万多平方米,厂内资产已超2000万元;由铅字排版印刷进步为电脑照排胶印。其年印刷能力达到20多万令纸,一跃成为现代印刷企业。
李厂长淡薄名利,只钟爱市里授予的《质量管理达标单位》奖牌。他聊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做人。
李建祝父辈历尽了艰辛,他自己也曾身处逆境,但始终没有忘记做人的本分。
李建祝这个印刷厂,是京郊花乡四合庄村的村办乡镇福利企业。百十号人的工厂,吸引了半数残疾人工作;全厂有三分之一是村里人。李建祝首先想到的是为村里的人解决就业,为村里的人谋福利,给残疾人以生路。善心得到回报。难怪,他所经营的工厂,每到艰难时刻,乡亲们总是齐心相助,才有了今天的发展。
“投入大海一滴水,回报浪花千万朵”。了解到李建祝做人的本分,使我不难理解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企业,为什么执行起各项规章制度来,不打折扣;在贯彻执行厂内银行、成本核算、开源节流等一系列措施时,又是那么一丝不苟。职工们在各自的岗位上,默默按照“老老实实做人,认认真真干事”的理念,去证实人生的价值,为集体、为社会做贡献!这一切,均来自李建祝这个带头人的感染力。
李建祝以人为本,与人为善的人生哲学,同样感染着客户。出版社、期刊社往往由于种种原因,不能按合同按期发稿,但对方却要求如期印刷出版。李厂长善解人意,非但不责怪对方,反而积极努力加班也要完成,把对方的困难当成自己的责任。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车间现场,同工人们同吃同劳动,圆满完成任务。
李厂长这种与人为善的经营理念,还体现在处理质量问题中。他认为印刷是个特殊的行业,凡是出了质量问题,都与印刷厂有关。一些争论不休的印刷出版毛病,他首先不分责任属谁,总是主动承担,并积极改正,为了把印刷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,李厂长强化了十几道工序的检验。
他已不是一个普通农民,他已成长为一个驾驭当代企业的行家里手。只不过他勤劳、善良的农民本质未变。
他那双务农的双手,现在孜孜不倦地翻阅着四书、五经及“五四”以来的新文学书籍,还有那现代企业管理的精典著作。他已把传统的理念与当代科学融为一体,注入企业,这就是李建祝航船的动力。
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”。李建祝博览群书,纵观天下经济情势,已看到在世纪之交,乡镇企业第二次创业的机遇已来临。以往无序竞争的局面将不复存在,为国营大中型企业拾遗补缺的机会不会再有。随着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成功,优胜劣汰中获胜的乡镇企业将与前者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,去开拓市场,争取市场。竞争将是激烈的。
李建祝敏锐地分析到,船小好调头,但抗不了风浪;船太大了,不灵活,适应不了瞬息即变的市场需求。李厂长的航船要适度发展,硬件、软件都要上档次、上水平。眼下,他已制订出跨世纪的规划,一项进口先进印刷设备及人才培训的措施已启动,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已进入角色。李建祝要以新的姿态来迎接“入世”后新的挑战。